半年开出5546张罚单!上海垃圾分类实施成效如何?
同志,你要让我说一下昭通这些年来的变化,我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厉害。
马奇峰 摄金秋时节,来到位于昭通城西北的昭阳区洒渔镇苹果物流园区,只见数千车辆来往穿梭,客商络绎不绝,集镇在满街苹果的映衬下,格外繁荣。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昭通紧扣这一目标定位,高标准建成5万亩洋芋帝国示范基地。
谢德兴喜好研究, 与 4 名同伴模拟林下种植,研发出袋种天麻技术,力求解决天麻产量不高的难题。在高峰期,日交易量可达50万公斤,交易额破3000多万元。十三五时期,在昭通大地悄然拉开了一场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突破战,昭通闯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突围之路。昭通生猪规模化养殖率创历史新高,建成标准化育肥猪圈舍 358 栋,年出栏生猪430.57万头。以昭通彝良人宋召平为董事长的云南邦铭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宝丹牌天麻牙膏、天麻面膜、天麻漱口水、天麻洗发水走俏市场,新品天麻啤酒、天麻饮料、天麻面条即将面市。
昭通竹产业创建了中国筇竹之乡公共品牌,大关县拥有筇竹面积 44.26 万亩,占全球总面积的 60%。紧盯全国苹果产业塔尖上的 10%,昭通打造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矮砧密植示范基地,还建成了全国最先进的自动分选线。以5万亩洋芋帝国和10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为带动,250万亩马铃薯正实现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嬗变。
昭通卷烟厂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政深融,凝聚攻坚合力,锻造了促企业改革、谋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稳中向好、工厂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新兴产业在孕育中催生新动能——采硅抽气打好绿色能源牌。传统产业在转型中激发活力——烟草等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教育兴昭战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整体性提升。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94.7亿元,年均增长9.4%过去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指引下,昭通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主动适应新常态,沉着应对困难与挑战,着力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新常态下具有昭通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这是市委、市政府结合中央精神、时代背景以及昭通实际作出的理性分析和科学决策。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创造性突破。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永孝 唐龙泉飞。产业培育战略,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72.4亿元,较十二五时期增收146.5亿元,增长64.9%。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一部手机游云南昭通板块不断优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昭通段)启动建设,市、县、乡、村四级现代电商物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企业上市实现零的突破,更多金融机构在昭通设立分支机构,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5年征程,昭通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2020年,我市GDP总量达1288.7亿元,年均增长8%。全市综合交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公路成网、火车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兴产业在孕育中催生新动能——采硅抽气打好绿色能源牌。教育兴昭战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整体性提升。
以硅铝产业为重点的工业发展新引擎正在加速形成,从昭通铝工业零的突破,到年产32.5万吨电解铝,再到年产20万吨铝合金产品,再到力争最终实现70万吨电解铝生产,并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200亿元的工业总产值,昭通打造滇东北铝谷的路走得稳健而有力。亩产值万元以下的低效苹果园全面消除,苹果种植规模近80万亩,综合产值突破100亿元。
李娇 摄区域竞争力之变:乌蒙山区跻身省际区域中心城市1658亿元。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昭通篇章取得开拓性进展。昭通,在开放发展中把准方向,在建设家园中找到幸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产业培育到产业兴市、从交通先行到交通强市、从新型城镇化到城乡融合、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生态优先、从教育兴昭到人才支撑,昭通正经历着一场思想观念之变、发展格局之变、产业形态之变、城乡面貌之变、文明风尚之变。张广玉 摄发展格局之变: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全面实施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产业培育、新型城镇化、教育兴昭、生态文明建设六大战略,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真抓实干,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韩兴国 摄产业形态之变:老树新枝与破茧成蝶依靠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注入创新因子寻求脱困。
这是十三五期间,我市完成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是十二五期间的4.6倍,再创历史新高。曾经是乌蒙山区、神经末梢的昭通,如今正跻身滇川黔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昭通昭明通达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以中央精神为指引,我市提出了围绕一主两副、多点支撑的总体布局,加速构建深度融合、特色彰显,无所谓城、无所谓乡的城乡新格局,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截至2020年底,我市城镇化率达到45%。
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14489元增加到2019年的21254元,年均增长8%,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现代特色农业焕发青春——以苹果、竹子、马铃薯等为主的高原特色产业实现量效齐增。
在提升中增长,在困难中突破,在发展中巨变。大关县境内硅矿、页岩气量大质优,大关着力打造集开采、加工、研发于一体的硅砂产业园,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层面重点在西南地区布局页岩气开发的战略机遇,积极推进页岩气开发。一次次重大战略谋篇布局,勾画出我市经济转型发展的步履——脱贫攻坚战略,困扰昭通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传统产业在转型中激发活力——烟草等传统产业稳步转型升级。
……发展格局之变带来的是发展质量的变化、经济活力的迸发。昭通卷烟厂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政深融,凝聚攻坚合力,锻造了促企业改革、谋企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生产经营管理各项工作稳中向好、工厂建设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全市工业总产值达594.7亿元,年均增长9.4%。5年来,昭通中心城市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城市综合体相继建成,山水宜居新城初具雏形,秋韵昭通·苹果之城特色魅力更加彰显。
竹产业规模达到430万亩,综合产值达53亿元。以5万亩洋芋帝国和100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为带动,250万亩马铃薯正实现昭通大洋芋、世界马铃薯、扶贫大产业的嬗变。
昭通深刻把握新时代产业发展大势,全力推进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同塑同造,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特色小镇建设有力有效,所有自然村干净整洁,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交通先行战略,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得到根本性缓解。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支撑,昭通对资源的吸附能力日趋增强,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十三五期间,昭通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筋骨支撑,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以大建设促进大跨越,持续掀起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热潮昭通日报社北纬29度梦工厂出品文字整理:聂学虎海报设计:刘仕川
先后在全国竞走冠军赛、全国竞走锦标赛和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上取得优异成绩。9月24日中午,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团体赛决出胜负,以张俊、牛文超、崔利宏等运动员组成的云南队通力协作,最终以5小时27分03秒获得冠军,领先第二名山东队3分15秒。
二哥牛文飞是云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竞走比赛亚军。比较有意思的是,牛文超的两位哥哥也是竞走运动员,也是少年时代入选市体育运动学校,跟随周兆文练习竞走,经学校精心培养后,输送到更高级别运动队。
评论列表